廈心科研成果上新!無創測繪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有了新方法
發布時間:2022年01月14日 來源:ob体育欧洲杯官网 附屬心血管病醫院

近日,ob体育欧洲杯官网 附屬心血管病醫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科研團隊針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病理特性,研發高靈敏性和快速的術中熒光成像技術,取得豐碩成果。相關研究發表於領域內頂級期刊Small(影響因子13.2,1區)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影響因子9.2,1區)。心研所副研究員鄭錦榮及副研究員桑芒芒為論文主要完成人。


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脂質在血管內皮下層堆積導致的病理反應,是心肌梗死和腦中風等致死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礎。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不斷擴大使血管嚴重狹窄,限製血流,導致嚴重的組織缺氧。目前手術治療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最常見和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利用簡單、安全、高效、實時的醫學成像技術定位斑塊,有利於指導臨床醫生進行準確的手術治療,從而縮短手術時間,提高手術精準性。

目前,針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高靈敏性和快速的術中成像技術仍然是醫學影像學的挑戰。基於有機小分子熒光探針的熒光成像技術,提供了一種安全、無創的方式,其主要優點包括實時反饋、優越的分辨率以及對病灶的高度特異性。因此,熒光成像是術中勾勒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一種極具潛力的成像技術。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設計了一係列基於香豆素結構的小分子熒光探針,通過溶劑效應的考察篩選出具有脂滴特異性成像的探針。同時,發展了兩種原位給藥技術,分別為原位噴霧法及原位貼片法,以縮短探針到達病灶的時間,並有效減小了探針的係統暴露。在原位給藥技術的加成下,具有“輕巧”結構的香豆素小分子在給藥後可迅速進行組織滲透,通過快速識別斑塊內部泡沫細胞中異常積聚的脂滴(LDs),在5分鍾內對斑塊進行穩定成像。熒光信號在斑塊與正常組織中的比率得到顯著提高,提示探針對於斑塊組織具有高度特異性、靈敏性。在動物水平,使用這種探針進行可見熒光成像可以對直徑小於等於0.5 mm的斑塊進行精細描繪。另外,探針具有優異的抗熒光猝滅能力,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進行持續、穩定的成像。這種通過脂滴探針原位給藥使斑塊迅速成像的技術在成像引導手術治療動脈粥樣硬化中顯示了極大的應用潛力。


【責任編輯:歐陽桂蓮】
最新新聞
最新圖文